德国太阳能光伏两巨头Q2业绩下降
多晶硅项目水循环利用率不低于95%;硅片项目水耗低于1400吨/百万片;电池项目水耗低于1700吨/MWp。
从发展趋势来看,光伏逆变器在运行中需要满足来自电网、电站运营商、投资商等不同层面的要求,因此高频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高度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目前我国在光伏产业中核心装备和材料环节相对薄弱的情形以及未来光伏产业中不断下降的成本要求,各生产厂家迫于竞争压力,国产化替代的进程不断加快。
在光伏发电应用方面,新增装机连续两年保持在10GW左右,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新增装机量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进入转型发展阶段。2014年,国内光伏制造设备水平仍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十几种主要设备中,8种以上国产设备已在国内生产线中居主导地位,其中单晶炉、扩散炉、等离子刻蚀机、清洗制绒设备、组件层压机、太阳模拟仪等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多晶硅铸锭炉、多线切割机等设备制造技术取得重大进步,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有些设备如扩散炉、层压机等已经开始出口,中电48所设备销售全球第7位。为了促进多晶硅国产化进程,2014年11月,海关总署与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受理的决定》(58号文),但由于文件发布到执行之日之间的空档期产生的突击审批,导致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多晶硅进口仍将保持高位,2014年全年进口将突破10万吨。另外,光伏逆变器销售模式逐渐向服务倾斜,未来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应用方案及售后运维服务才更具竞争力。当前,国家多部门支持政策仍在密集出台,在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光伏产业内部存在的部分环节结构产能过剩、产业链不均衡等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多晶硅、组件等环节产能过剩压力逐步降低,核心设备及关键辅料国产化替代进程不断加快。
2015年,随着发电成本下降、需求持续增长及整体行业投资趋理性,加上智能电网建设、新兴市场不断开拓的有力带动,光伏产能将有所扩充,产能利用率也将稳步提升。2014年,全球晶硅电池及组件需求量约35GW,而国内晶硅电池及组件产能达40GW,仍然超过全球需求量。素有脚踏车王国之称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交通工具主要为单车及地铁,而现在,丹麦设计师体现了丹麦环保没有极限的精神,将单车结合太阳能发电,研发出一款不须充电的电动单车Solar Bike。
由丹麦设计师 Jesper Frausing 设计的Solar Bike,两侧单车车轮上都有装设太阳能电池,单车内建可蓄电电池。对最重视环保与节能的丹麦来说,一切没有最环保、只有更环保。自从太阳能板问世以来,不少团队便尝试将太阳能发电与交通工具做结合,近来最受瞩目的,便是3月9日刚从阿布达比起飞,展开环球飞行的太阳能飞机Solar Impulse 2,以及单次充电续航力最高可达 800 公里的4人座太阳能车Stella等SEASTELLA 53尺水晶宫殿在其顶部安装了12块汉能GIGS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该组件具备柔性可弯曲、质量轻、弱光性好、综合发电量高等特性,可与艇身完美贴合。
此外,游艇室内采用智能可视化集成控制系统,通过iPad就能实现灯光、空调、音响、电视、多媒体等一键智能控制,这也在游艇行业仍属首创。按照环保专业人士分析,传统游艇最多会带来7种污染,来自于游艇动力所产生的污染和游艇维护所产生的污染占了整体污染中的很大比重。
双方后续仍将进行更多跨界研发合作,用零污染零排放的全太阳能动力游艇完成环保新常态下游艇制造领域的华丽转身,更将掀起游艇的绿色革命。面对传统游艇存在的诸多污染问题,在现今世界崇尚环保的先进理念下,毅宏将17年造船经验同汉能全球领先的薄膜发电技术进行深度结合,率先研发环保游艇。12块汉能GIGS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每天可发8-10度电,为毅宏游艇提供用全太阳能生活用电,减少油耗并有助游艇有更好的动力表现,将极大改善了游艇长期面对的环保困境。4月9日,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游艇展盛大启幕,中国首家A类游艇制造企业毅宏与全球领先的薄膜发电企业汉能联手研发的节能环保游艇SEASTELLA 53尺水晶宫殿亮相艇展。
据介绍,SEASTELLA 53尺水晶宫殿延续毅宏经典制造工艺同时,采用汉能全球领先的CIGS(铜铟镓硒)薄膜发电组件进行环保升级,率先响应本界游艇展倡导的游艇绿色环保理念,掀起游艇绿色革命日前,超级加热器装置在上海森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完成,是该公司开发国产高端还原炉后,对多晶硅企业节能降耗、循环生产的又一力作。四氯化硅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中副产物,其循环使用是长期制约我国多晶硅低成本生产的关键因素,但其氢化条件苛刻,温度在520~580℃,压力2.5~3.8MPa,临氢,循环生产周期短,需3个月~6个月检修和更换,生产效率低下,其更换更带来大量的三废排放,给环境带来污染。在我国,如何高效、稳定运行多晶硅循环生产的多晶硅冷氢化装置,一直是业界重点关注和攻克的技术难题。
该超级加热器的成功,将摆脱国外的专有设备的垄断,将大大提高我国冷氢化装置生产稳定性,减少能耗和污染,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释放我国多晶硅生产的产能,提高我国光伏行业的全球竞争力。该装置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处理能力强,出口温度稳定可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申请10余项发明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在我国,如何高效、稳定运行多晶硅循环生产的多晶硅冷氢化装置,一直是业界重点关注和攻克的技术难题。该装置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处理能力强,出口温度稳定可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申请10余项发明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该超级加热器的成功,将摆脱国外的专有设备的垄断,将大大提高我国冷氢化装置生产稳定性,减少能耗和污染,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释放我国多晶硅生产的产能,提高我国光伏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四氯化硅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中副产物,其循环使用是长期制约我国多晶硅低成本生产的关键因素,但其氢化条件苛刻,温度在520~580℃,压力2.5~3.8MPa,临氢,循环生产周期短,需3个月~6个月检修和更换,生产效率低下,其更换更带来大量的三废排放,给环境带来污染。日前,超级加热器装置在上海森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完成,是该公司开发国产高端还原炉后,对多晶硅企业节能降耗、循环生产的又一力作光伏发电目前形态主要还是三种:家庭屋顶、分布式电站、大型配电电站。电站的运营维护专业化,电站装完以后,在未来25年里能发多少电,除了产品质量、系统质量以外,良好的运营管理维护也是关键。特征三,整个产品和系统发电的低成本。
今天在联盟的成立大会上,确实我们看到了太阳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又是新的里程碑的时间,我也按照今天大会的背景,做一个简要的发言。过去领先的企业得到了更好地成长,尤其经过了过去30年行业的挑战以后,技术、质量、成本领先的企业取得了更好地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不仅仅是靠简单的低成本劳动力带来的竞争力,它的科技创新、全球人才积聚,以及全球化销售布局,是支撑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关键。现在不仅仅是我们要看到光伏发电和融资界带来巨大的空间,更要去解决产业怎么能够给金融机构带来一个稳定和可预期收益的解决方案,这是关键。
不管外面的风雨变换,中国光伏行业在挑战面前都能够用自己的创新去应对,在过去乃至未来发展中,我想应该持续地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是可以期望的。这个行业的规模未来还会持续增长,从这个图可以看到,在增长里中国和新兴市场是增长的重要来源,中国在未来几年中,有119个GW的装机,其他地方特别是新兴市场也有118个GW。
光伏行业虽然太阳能资源是丰富的,但是安装的面积,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在电网能够消纳地区的面积还是有限的,更高的效率是太阳能发电能够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晶体硅目前还有4个百分点整个的差距,薄膜电池现在也在技术发展中,我们也期望整个光伏各种技术的大家庭能够取得良好地发展。现在也可以看到,在领先企业技术、质量、成本优势情况下,资金资源、人才资源、客户资源都向优势企业进军,这也和整个国家的导向是一致的,因为领先企业会给最后的用户带来一个更有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国过去一年有将近1000亿的投入,未来假定按照15到20个GW走,一年可能也得1500亿到2000亿的投入,这里面需要大量的资金。
他表示,未来的五到十年是整个光伏发电走向平价电力的一个时代,而到2025年以后,光伏发电将会成为最便宜的电力能源之一。其他的各种方法的风险防范,特别是保险等等。
这个资金来源有很多方面,包括战略投资合作银行贷款、融资租赁、项目收益债、基金、资产证券化等等,但这里面核心问题,资金都是有成本的,所有投资人都希望能够拿到预期收益率,要想把产业和金融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在金融方面要贴近光伏产业,同时光伏行业如何能够构建一个让金融资本觉得有吸引力的基础,这是关键。整个光伏发电有各种的技术,到去年年底可以看到,晶体硅电池占了92%的市场份额,薄膜电池整个加起来是8%。
分布式电站:在工业园区,在中国应该是非常大的机遇,但这里面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它的电费收入稳定性问题,以及用电的不确定性问题,都是电站能够得到可预期收益率的挑战。做大是一方面,更重要是要做好,这样金融资本进来以后尝到甜头以后就会持续支持,如果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让金融资本在这里产生损失了,这样的话最后金融资本就会逃离光伏产业。
我们在光伏行业的同仁都知道,过去几年中实际上晶体硅技术发生了很大进步,不管在研发现在接近25个的电池效率实际上是越来越多,生产线的效率现在逐渐地到了单晶硅,走到了20,多晶硅也走了18左右。根据光伏发电的三大特征:特征一,有一个高效率的发电的电池或者组件。在制造业板块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优胜劣汰、兼并整合、持续发展的格局,而在下游的系统方面,尤其是对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中国的光伏市场开始规模大幅度地提高,而下游的产业逐步形成,在各项政策支持下逐步形成了一个价值逐渐稳定的趋势,大量的企业进入了下游。欧洲做得非常好,几个星期以前德国有一个日食,太阳在两三个小时中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变化,但它的电网系统经受了考验,从技术上来讲可以做到让太阳能发电,通过和智能电网的结合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政策上有一个指导,现在国家能源局已经推出了保证太阳能满发多发的政策,这是非常关键的。
未来的五到十年是整个光伏发电走向平价电力的一个时代,而到2025年以后,光伏发电将会成为最便宜的电力能源之一。虽然它的组件产品是比较可靠的,但整个系统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去解决,所以通过智能的远程管理和当地的管理相结合,建立一些专业管理系统,让它达到最高发电效率,投资人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回报,金融机构就会更愿意来。
家庭屋顶电站:是未来大家都期盼的,大家都说什么时候家里可以装光伏发电,但在中国确实遇到一个困难,因为欧美国家是市场方式的电力体制,家庭用电要比工业高很多。光伏行业能够取得规模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光伏行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本下降,过去的十年中,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了?到七分之一左右,而未来可能还会持续地下降,太阳能现在已经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和天然气价格发电一致的情况,在欧洲很多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达到平价电力,拉美很多地区太阳能发电也已经达到平价电力,但在中国未来五年中也逐渐走向平价电力。
以下为发言实录:大家上午好。特征二,有一个25年长期的可靠性。
评论列表